中国NO1:天门“九蒸”的国际化表达,太高大上了有木有!

2018-05-22 16:05   视听天门  

前言

天门蒸菜是湖北省的汉族传统名肴,属于鄂菜系。蒸菜起源据考证有近4600年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石家河文化时期。几千年来辗转相传,代有增益,天门蒸菜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技艺,一直跻身鄂菜代表品种之列,其菜品之丰,技法之多,味型之广,在全国独树一帜。

请欣赏视频:中国NO1:天门蒸菜-湖乡的味道



天门蒸菜的历史渊源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中国的汉族先民就在鼎、鬲等陶器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甑——就是在鼎或鬲器上造个蒸食的笼屉,上再加盖,共同组合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蒸锅。





最早的蒸锅


到了唐代,茶圣陆羽和他的恩师智积禅师,因常住天门西塔寺中,朝夕与河湖相伴,与藕为伍。撩人的河湖,使他们在湖藕上寄情用功,终于烧制出了清新爽腻的莲藕蒸菜。从陆羽时代以后,蒸菜就由寺庙传承到了明间。蒸菜也由素蒸转换成了荤素之蒸。






经过漫长的历史传承,天门蒸菜逐渐形成包括“天门三蒸”“素三蒸”“荤三蒸”荤素混蒸“八蒸”技法及各种调料在内的完善的蒸菜技术体系,极大地丰富了天门蒸菜的内涵与外延,使天门成为名副其实的蒸菜之乡



蒸肉



蒸菜



蒸鱼





天门九蒸

天门蒸菜传承在曲折中发展前进。到了今天发展成可“九珍罗列、水陆杂陈、荤素咸宜、技术融和、交互辉映、互相渗透”的天门九蒸


天门九蒸是:粉蒸、清蒸、炮蒸、扣蒸、包蒸、酿蒸、花样造型蒸、封蒸、干蒸



粉蒸



清蒸



炮蒸



扣蒸






天门蒸菜走进《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2》第四集《家常》导演邓洁认为天门蒸菜是“蒸”这种形式最具代表性的呈现。




“三蒸九扣十大碗,不是蒸笼不请客”,形象地点明了蒸菜在天门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天门市被命名为“中国蒸菜之乡"


2015年4月28日,湖北省天门市正式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中国蒸菜之乡”








天门蒸菜列入国宴菜单

国务院办公厅有关部门特派考察组专程对天门蒸菜进行品鉴,考察菜品包括炮蒸鳝鱼、封蒸甲鱼、橘瓣鱼汆等多道当地名菜。





考察组认为“天门九蒸”代表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达到了国务院礼宾标准。


天门蒸菜渊源流长

原汁原味四季飘香

入选国宴,高大上

多七卡,蛮健康

*_*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