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末
渐出历史舞台
露天电影一直是天门人最重要的娱乐项目
尤其在广大乡村地区
一面幕布、一个放映员、一束光
人们就像过年一样热闹
孩子们更是端了小板凳抢占位子
等电影放映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露天影院成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盛宴
除了重大节日,村里会组织放映外,一些条件好的家庭办喜事,也会花钱请放映队。观众主要是本村男女老少,当然也有附近几个村闻讯赶来的青年男女和小孩。
影片以革命战斗故事片居多,如《红日》、《难忘的战斗》、《地道战》、《英雄儿女》、《今天我休息》、《林海雪原》、《海鹰》、《东方红》等。
难得会放一两部武打片,那观众要激动坏了。
放映方式很简单,一般会提前半天搭建好。其实就在晒谷场的边上,在泥地里插上两根竹杆或是小树杆,再在竹或树杆的顶部系上一块白色幕布,然后在晒谷场中找好位置,摆上机器,调试好,便可开始了。
当然,露天放映要看天气的脸色,如果起风,银幕一般固定不住,画面会变形;更糟的是突降大雨,那样的话期待已久的电影就泡汤了。音响没什么讲究,音量够大就行。
村民一般会提早自带板凳占座,晚来的很难在正面找到好位置,有人就跑到荧幕后面去看。背面的影像是镜像,看人物还行,看字幕就傻了。
多次使用的胶片特别容易损坏,在放映过程常会出现黑幕或者跳帧现象,但观众并不介意。
总有熊孩子为了在银幕上留下自己的身影,去挡放映机的灯光,也会有人踢到电缆,总之放映过程小插曲不断。
想起第一次看的时候,很好奇,在那银幕背后是不是藏着一个奇妙的世界呢?
..
有商业头脑的小贩,绝不会放过这种好机会。在周边支个摊位,买瓜子,棒冰……看着电影就把钱赚了。
一两个小时后,随着银幕上出现“完”、“剧终”、“再见”等字幕,电影结束了。人们意犹未尽地收拾东西,三三两两结伴归家……
夜幕中,交织着手电光,欢笑声、斥责声、叹息声、自行车铃声、少年的歌声……混成一片,人们交谈着剧情,沉浸在电影的乐趣中。
如今再也难现如此激情的场面,它就像一朵烟花,绽开在那个年代,燃放过后,就成了历史。
因为90年代开始,VCD崛起,露天电影被取代。
个人观影时代开始,人们可以专注于电影本身,但从此失去群体观影的社交乐趣.
从VCD以及后来的DVD中,我们认识了大陆以外的电影,迷上了李小龙,古惑仔,僵尸先生……
除了电影本身,至今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硬件质量问题。VCD或DVD特别容易算坏,播放时常常会卡碟,那画面简直就是童年阴影!
现在,DVD也在消失。
露天电影带着怀旧色彩出现,不过观影人数已非昔日。
它一直在我斑驳的童年回忆中随时晃动起梦呓般的朦胧之美。
今年,天门将会有10000场公益电影进农村
4日,记者从天门市电影公司获悉,2018年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已经启动,今年电影公司将计划走进795个行政村,为群众放映公益电影1万场。目前,已放映电影1409场。
据悉,今年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将执行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标准,片源以科教片、故事片为主,其中有2017年火爆荧屏的《战狼2》,有寓教于乐的科教片《农村生活垃圾巧处理》,也有传递正能量的《厉害了,我的国》等。
为了做好2018年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天门电影公司还成立了红色文艺轻骑兵,加入到放映队伍中,1-3月,这支队伍累计放映了400余场电影。下一步,电影公司将对全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伍开展集中培训, 提升农村电影放映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个时代的记忆只存留在少数人的心中
那时候露天电影因稀少而难忘
如今电影片源多而选择也多了
只有经典的电影会越过时代
留在所有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