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电视台报道(记者 乔文年)干驿,曾经是烟波浩渺的云梦泽水滩地,始称为晴滩、干滩,明朝时期,由于在此设立过驿站,被称为干滩驿,同时也称为干镇驿,简称干驿,并沿用至今。
记者 陈相钰 以地名发掘历史 以故事传承文化 历史上的干驿 处在水乡泽国之中
上古时期,这里是云梦泽北部边沿的一环水滩地,经常有渔民在晴朗天气到此晒风炊烟,久而久之,这块无名滩涂被人们依其自然特征和作用,被后人称为“古晴滩”了。相传到了商代,这里成为汉水北边的一块不被水淹的干河滩,引来一些过往船只停泊过夜,进行商品交换,于是,人们以其地理地貌特征,称之为“干滩”。
《干驿镇志》原主编 萧志才 随着商品交换的增多和参与交换人数的增多,干驿这个地方便逐渐形成了一个集市。到唐代时期,干驿镇这个地方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大的集市,因此在宋朝初年便建成建制镇,到明代的成化十七年即1484年建成驿站,所以这个地方又叫“干镇驿”,又叫“干滩驿”,干驿的简称就是这么来的。
干驿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文荟萃。
记者 陈相钰一直以来,这里流传着 “一巷两尚书,五里三状元,前面一天官,座后一祭酒,挂角有将军,镇中出巡抚”的民谣,就是对昔日干驿人杰地灵的一个真实写照。
《干驿镇志》原主编 萧志才 明清时期,干驿这个地方出了不少高官显宦,“一巷两尚书”,说的是我们干驿镇陶家巷,一个是明代的户部尚书陈所学,一个是明代的礼部尚书魏士前。“前面一天官”指的是我们干驿的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周嘉谟。“座后一祭酒”说的是明代国子监祭酒鲁铎,是鲁湾村的人。“挂角一将军”,那是说的李大八湾的李巡,是明代的东胜左尉指挥史,清时的朝五将军三品官。(镇中出巡抚)就是清末的黑龙江巡抚周树模,他在民国时期曾任平政院院长这个职务,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中纪委书记。
干驿文化之风源远流长,是民歌、小曲的宝库,也是天门民间曲艺“碟子、莲湘、三棒鼓”的发源地。
干驿镇文化站站长 刘树舫 干驿民歌,以其质朴的乡土气息为世人所喜爱,镇上的民歌爱好者鄢时昌编创民歌有18首曾荣获省、市优秀民歌奖。周秋成、周兰仙、张凤珠等民间艺人和优秀民歌手,先后到北京汇报演唱过《车水情歌》、《望郎花开》、《湖乡好风光》等新民歌,受到了当时中央领导的赞赏。
如今,有200多首民歌仍在干驿广为流传,旧社会干驿人逃荒谋生的“打莲湘”、“敲碟子”、“三棒鼓”等民间文艺,现在成为地方民间文化一直传承了下来。
来源:天门电视台
责任编辑:肖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