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东湖评论:物流活力涌动,湖北链通全球

2025-08-30 00:16  

8月26日,“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记者团走进湖北鄂州花湖机场,见证了这一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繁忙景象:全货机有序起降,智慧分拣系统高效运转,来自全球的货物在此快速集散。这一生动场景,展现了荆楚大地“买卖通全球”的物流硬实力,印证了湖北以现代物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效。

湖北的物流活力,离不开对自身区位优势的精准把握。作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中国之中”,这里不仅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域,也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与空中丝绸之路的战略交汇点,具备打造国际型物流枢纽的天然优势。湖北明确将鄂州花湖机场定位为“中国首座专业货运机场”,联动武汉天河机场,形成“客货双枢纽”格局,着力打造中部地区“空中出海口”。据统计,开航34个月以来,花湖机场已累计开通货运航线100条,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国内货运航线58条,国际货运航线42条,初步构建起辐射全球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如今,从花湖机场出发,货物可实现“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曾经的“内陆腹地”,正成为联通世界的“开放前沿”。

在强化航空枢纽功能的同时,湖北注重以系统思维推进物流体系建设。以花湖机场为核心,统筹铁、水、公、空资源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实现了不同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和智能调度,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在长江之畔,直航日韩国际航线开启首航,有效解决了荆州及周边地区“出海”难题;在铁路线上,中欧班列(武汉)国际线路增至58条,与花湖机场实现了“空铁联运”;在公路网中,“机场+高速”的快速通道让货物从花湖机场出发,1小时内便可抵达鄂州、黄冈、黄石等周边城市的产业园区。这种立体互联的交通网络,让湖北成为全国重要的物流通道和经济要素集散地,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展现代物流的关键,在于将枢纽货运“流量”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随着花湖机场货运能力释放,湖北加速推进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四地临空产业布局,构建以物流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物流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武汉临空经济区通过花湖机场空运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产品,提升了全球市场的响应速度;鄂州航空物流产业园凭物流优势,集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等领域企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黄冈依托多式联运网络打造农产品城市货站,以“空运+冷链”推动大别山地区特色农产品远销东南亚;黄石锚定长江中游大宗商品多式联运枢纽,通过“铁路+海运”联运模式将铁矿石高效运往欧洲。数据显示,2024年湖北省企业经鄂州花湖机场实现进出口额203.5亿元,同比增长686.9%,带动同期湖北省外贸增速提升2.8个百分点。物流枢纽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持续凸显,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从鄂州花湖机场的起降轰鸣,到长江航道的百舸争流;从中欧班列的一路向西,到高速公路的纵横交错,荆楚大地的物流活力,正成为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实现着“九省通衢”到“九州通衢”的跨越,向世界展示着“买卖通全球”的湖北速度。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