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全市20个乡镇19.50万亩棉花生育调查和产量预测,结果是:
生育状况:平均密度1409株,株高130.81cm,单株果枝19.39层,总果节90.13个,其中成桃36.26个(絮桃5.32个、青桃30.07个、烂桃0.87个)、小桃9.43个、花2.54朵、蕾8.91个、脱落32.98个,占36.50%,全年亩平成桃50972个,亩总桃数比上年少7088个。
三桃比例:全市三桃合计36.26个,其中伏前桃1.03个、占2.84%;伏桃19.81个、占54.63%;秋桃15.42个、占42.53%,秋桃实结数比8月15日预计的15.19个多0.23个。
栽培管理:吐絮期既是棉花的采收季节,也是棉花保花蕾、增秋桃、保秋桃、增铃重、增衣分的关键时期,栽培管理以保根、保叶,防病虫、防早衰、防烂桃为重点,坚持田管到9月底为止。一是喷施叶面肥。当棉花吐絮时,发现有早衰苗头,应及时进行叶面喷施,以提高叶片的含氮量,延长叶面的功能期,防治早衰。方法是每亩用1%尿素和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一般喷施2-3次,间隔10天左右。喷施时间以下午3点钟以后为宜。二是及时组织抗旱。持续20多天的干旱导致我市棉田缺水严重,蕾铃脱落增多。因此,必须及时灌水抗旱,以水调肥,供棉铃、种子、纤维生长发育。但这时灌水不能过量,以免田间湿度过大造成烂桃。三是防荫蔽。对长势过旺的棉田,应分批打去主茎下、中部的老叶,并剪去空枝,有利于棉田通风透光,减少烂桃,增加铃重,促进吐絮。四是综合防治病虫害。吐絮期要注意铃病和红铃虫、棉铃虫、斜纹夜蛾等病虫害的防治。
产量预测:受市场疲软群众积极性下降、油(麦)后迟茬棉面积扩大、苗蕾期低温寡照,尤其是7月中下旬棉花主产区遭受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伏前棉花长势普遍较差。虽然入伏后高温富照、雨量较充沛、肥水条件较好,棉花生育进程有所加快,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但是整体长势还是比去年差。考虑到今年棉铃充实度高,吐絮期间气候好,烂桃少,按210个棉桃1公斤籽棉,38.5%衣分折算,皮棉单产93.45公斤/亩。按生产面积19.50万亩推算,预计全市皮棉总产1.82万吨(36.4万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