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劝学诗
唐·韩愈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短短二十个字,讲了很多读书的道理,书要多读,还要多思考,要真正明白书中的道理,读书不能满足,要学以致用,要重实践。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此诗含意很单纯,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饮用,是热情奔放的真诚流露。然而字面背后,是“爱惜时光”的主旨。书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的意思是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勤劳懒惰只有自己知道。
孜孜不倦、辛勤播种,定能取得丰收景象。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全诗四句四十个字,点明学习读书的重要。不学习知识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错过了学习的时间,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只是空留余恨罢了。长歌行
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老大徒伤悲”。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追求学业,感叹人生苦短,要抓紧时间学习,将来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浪费生命,不因碌碌无为而抱憾终身。
杂诗
魏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诗的最后四句的含义是: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不待人。可理解为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
读书
宋·陆九渊
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
切身须要急思量。
✎老夫子是想告诫大家,读书不能慌忙,要慢慢地用功去读,才会觉得意味深长,有不明白的地方不妨暂且放过去,与自己切身相关的需要认真思考。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
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
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
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
莫向光阴惰寸功。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少年时期辛苦学习,将为一生的事业扎下根基,切莫有丝毫懒惰,不要浪费了大好光阴。
劝学诗
宋·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
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愁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就是出人头地。
所以人们也就常用这句话鼓励别人或子女读书。
字里行间给我们的启示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
但是其实今天的我们不需要以功利的心态去看待读书,读书本身就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学习知识也能使人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
明日歌
明·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诗人在作品中告诫和劝勉人们要牢牢地抓住稍纵即逝的今天,今天能做的事一定要在今天做,不要把任何计划和希望寄托在未知的明天。
今天才是最宝贵的,只有紧紧抓住今天,才能有充实的明天,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一首教子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读书有所见作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这首诗举例了读书的益处与不读书的坏处,忠告人们要热爱读书,读书要持之以恒,并将其道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来源:古文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