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虾稻共作富天门 惠丰合作社:“虾稻共作”释放生态富民效益

2018-07-18 21:15  

天门电视台报道(记者 陈立 邵文煜)惠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九真镇西北湖地区流转土地500多亩,探索“虾稻共作”的农业绿色化生产新路。如今,他们的生产形势如何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一畦龙虾肥,十里稻花香。水田里,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这一动一静,正是“虾稻共作”生态养殖模式的生动写照。

炎炎七月,中稻栽种已经结束,秧苗拔节生长,在惠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建的虾稻共作基地,工人们正忙着清理田埂上疯长的野草。据合作社理事长刘中清介绍,基地的秧苗、水草种植已经全部结束,小龙虾种苗的投放也完成了一部分。

市惠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中清 我们每亩投入(龙虾种苗)是35斤,按照目前的价格每斤是16元,我们现在还有一部分没有投完,还在继续准备把它全部完善。

惠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传统的水稻种植合作社,社员们对虾稻共作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进行尝试,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今年三月份入社的九真镇石场村村民石胡平就是其中的一个受益者。合作社为他提供虾苗、技术,龙虾的亩产量达到350斤。

市惠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 石胡平 我从六月份一个月每天都卖100到200斤,20元钱一斤,也是几千块钱。

西白湖地区环境优良,水源充沛,进行虾稻共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目前还没有收益,但虾稻共作的发展前景,让刘中清信心满满。

市惠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中清 原先我们只种稻谷的话,每亩田也只有800多元钱,不会超过1000元,如果是按照这个成熟的技术、稳定的市场,按照近几年龙虾的市场,应该有(每亩田)4500元左右的纯收入,是有把握的。

对于未来,刘中清的目标也很明确,打造高标准的稻虾共作示范基地,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市惠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中清 把500多亩的这个基地创建成高产量高效益的基地,(亩收入)要达到7000至8000元,稻子做成生态稻、绿色稻,虾苗我们就想把它做一个标准化基地,一个高标准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