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蒸菜,听故事,咱就讲从古至今的天门蒸菜故事

2018-05-30 15:31   天门发布  

相传舜帝南巡时,其“湘妃喜食鱼而厌刺,疱人制鱼糕以进”。据史书记载和古老传说王莽代汉后,天灾人祸频繁,形势每况愈下,民不聊生。公元十七年暮秋,王匡、王凤兄弟揭竿白湖,遭地主武装和官兵合击,被困粮绝。尽管农民多靠挖野荸荠和野菜充饥,闻讯后,仍踊跃献出备度春荒的一点粮食,以济义军。然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于是王氏兄弟命将士将这些粮食磨成米粉,拌合野菜甑蒸,竟使难以下咽的野菜成为可口食品。从此,这种蒸菜法四处传开,人称“匡凤菜”、“绿林菜”。可见,早在汉朝天门就有了粉蒸菜。

到了公元350年,东晋高僧支遁驻锡西塔寺时,就以喜食蒸菜而闻名。东晋高僧支遁(公元314—366)是佛教中国化标志性人物,也是中国般若学创始人,顿悟学倡导者,他在驻足于西塔寺时,对蒸菜独有情钟,发明制作了软糯甜润的萝卜圆,在他的影响下,蒸菜在寺院十分流行。唐代著名诗人裴迪在竟陵(天门古名)游览时作诗:“竟陵西塔寺,踪迹尚空虚。不独支公住,曾经陆羽居,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一汲清泠水,高风味有馀”。此诗神韵般讲述了支遁与陆羽茶脉与菜肴的渊源。唐代,茶圣陆羽和他的恩师智积禅师,因长住西塔寺中,朝夕与荷湖相伴,与藕为伍,那“西湖舟十里,一半是荷花”,那“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景象煞是动人,撩人的荷湖不得不使他们在湖藕上寄情用功,终于烧制成了清新爽腻的藕蒸菜。

至今天门仍广泛流传“东湖的鲫鱼,西湖的藕,南门的包子,北门的酒”。从此陆羽藕蒸菜从寺院传到民间,由素菜向荤素之间转移。天门历代文化昌盛,肴馔济蒸。晚唐诗人皮日休题咏的天门肉包,支遁饼和陆羽茶点。到了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及岳家军钟爱的岳口粉蒸牛肉。明代国子监祭酒鲁铎制作的玉带财鱼卷、鲫鱼蒸蛋。竟陵民谚道:“鲫鱼头上三分参”、“东湖鲫鱼西湖藕”。竟陵城区的东湖水深面阔,蒹葭茂密。晋时,湖心洲头建有东禅寺。唐代尉迟敬德封鄂国公后,扩建古刹,易名为乾明寺。

东湖因此声名大振,兼之湖中特产的金鳞大鲫鱼风味独具,更添风采。明代南北国子监祭酒鲁铎辞官后,择居东湖莲北庄,并留下《莲北桥》诗集。其《东庄》诗云:“不妨兼有鱼翁乐,秋水东湖一钓槎。”他酷爱垂钓湖滨,取金色大鲫鱼与鸡蛋清炖,乐此成趣,天门人效法传至今日。明代竟陵文学创始人谭元春喜爱的粉蒸瓦块鱼,谭元春酷爱丝竹之音,对岭南木片琴尤为钟爱。一日突然出现去掉头尾的青鱼段酷似木片琴,于是命人顺着肋剞出花纹后粉蒸佐酒,眼现佳肴,如闻木片琴的叮叮雅韵、心旷神怡。到了清末同盟会元老之一胡石庵欣赏的八宝翠玉白菜和桔瓣鱼汆。由于众多历史名人提倡,故有“众口分金,食在天门”之说。

蔬菜粉蒸,顿除多水弊端,既保持其固有的清香鲜,又增加糍糯,熟时加入适量的佐料,别具一番田园风味。米粉蒸藕,其成熟后,调以猪油、酱油、胡椒、味精等佐料,使一种极普通的菜成为紫玉带腻,浓稠芳香的饮食珍品。

平常日子,逢有客来,东家就用“三蒸”待客。每到过年,在迎春接福之时,沿袭祖辈相传的习俗,“清香三柱、清酒三樽、盘列三蒸、祀神祭祖”。“三蒸”,一般指蒸肉、蒸鱼、蒸青菜,取“鱼”与“余”、“蒸”与“增”的谐音,表达人民年年增收,岁岁有余的美好愿望。


相关阅读